技術支持
所有的GPON, EPON, 光纖收發器,工業交換機及其他当前產品, 我司均提供專業的技術支持,包括郵件、電話、 在線技術支持,遠程協助等。
7×24技術支持聯系沟通方式:
手機號碼:+86 15712000724
QQ: 342854196
Email:technical@htopto.com
---------------------------------------------------------------------------------------------------------------------------------------
常見問題:
2.光端機常見問題
6. POE交換機如何分類?
9. 如何連接網絡攝像機
10.ITU 50GHz Center Wavelengths and Channel Numbering
11.Installing SFP and XFP Transceivers and GBICs
14. OM1,OM2,OM3 and OM4多模光纖有什麽區別?
15. F/UTP,S/UTP,SF/UTP,S/FTP,F/FTP,U/FTP and U/UTP網線之間有何區別?
16.POE攝像頭與交換機如何連接安裝?網線1236腳與4578腳到底哪個供電?
18.PLC是什麽? PLC與FBT光分路器相比有哪些優點?
答:PLC是Planar Lightwave Circuit的英文縮寫,即平面光波導.與傳統分立式的光無源器件不同,PLC器件采用半導體工藝制作,能把不同功用的光學元器件集成到一塊芯片上,是實現光電器件集成化、模塊化、小型化的基礎工藝技術.目前采用PLC技術的器件有:光分路器(splitter),陣列波導光柵(AWG),可調光衰減器(VOA),可調光衰減合波 器(VMUX),可重構光分插複用器(ROADM)等。
與傳統的采用光纖熔融拉錐(FBT 或 Fused Biconical Taper)工藝制作的器件相比,PLC光分路器具有工作波長寬,通道損耗均勻性好,體積小,工作溫度範圍寬,可靠性高等特點,目前是PON接入網中連接OLT和ONU並實現光信號功率分配的首選。
19.光有源器件中的TOSA,ROSA分別是什麽?
答:TOSA: Transmitting Optical Sub-Assembly,光發射組件;是用LD把電信號轉化爲光信號發射出的組件; ROSA: Receiving Optical Sub-Assembly, 光接收組件;是用PD把接收的光信號轉化爲電信號的組件。
20.什麽是MEMS VOA?
答:MEMS VOA的設計原理來源于傳統的機械型VOA,不同的是驅動裝置由龐大的步進電機改變爲靜電開合橋、靜電流、翘動結構、壓電驅動和電磁驅動等,驅動電壓很小。具有衰減範圍大、功耗低、良好的線性以及調節時對光信號的噪聲幹擾小、體積小、易于多通道集成、響應速度快和性價比高等優點,滿足光通信系統對高信能的微小型VOA的需求,根據光衰減的機理不同,分爲擋光式和反射式MEMS VOA。
21.什麽是AWG?鴻騰AWG有哪些種類?
答:AWG全稱是陣列波導光柵,是基于PLC(平面光波導)技術的密集波分複用(DWDM)濾波器,具有波長分辨率高、集成化、通道串擾小和插入損耗小等優點。
我司主要分兩大類:Thermal AWG(熱敏感型)、Athermal AWG(熱不敏感型),按通道間隔有100GHz、50GHz,波分複用數可以做到96通道。
22.光纖跳線的生產流程
23. 光模塊兼容性判斷的依據
答:1. 是否具備SFF-8472標准規定的數據診斷監控接口(DDMI)?
DDMI也叫DDM或DOM,當光模塊運行過程中的某項或多項數據超過生產商規定的標准參數時,它有告警功能。光模塊中的DDM功能爲系統提供一種性能監測手段,可以幫助系統管理預測模塊的壽命、隔離系統故障、在現場安裝中驗證模塊的兼容性。如果兼容光模塊有數據診斷監控功能(DDM),可以用于監控SFP光模塊的實時參數(包括光輸出功率,光輸入功率,溫度,激光偏置電流和收發器電源電壓等),以便快速定位故障位置。
2. 是否通過兼容性驗證?
一般來說,光模塊的性能越高,兼容性越強。光模塊的兼容性需要在交換機上測試,檢查模塊的工作情況,這是決定光模塊性能好壞的唯一途徑。
24. How to install and remove SFP/XFP modules?
25. 光纖跳線的阻燃等級OFNP,OFNR和LSZH有什麽區別?
27. POE交換機的功率有多大?
28. 40G QSFP+光模塊與AOC/DAC線纜常見的問題解答:
Q1:40G光模塊可以與10G光模塊連接嗎?
A1:並不是所有40G光模塊都可以與10G光模塊連接,只有4*10G並行傳輸的光模塊才可以與10G光模塊連接,比如:40G多模光模塊(QSFP+ SR4)就可以使用MPO-LC多模OM3光纖跳線和10G萬兆多模光模塊(SR)連接,因爲他們都是多模光模塊且波長都爲850nm,而且40G SR4光模塊可以向下兼容IEEE 802.3ae 10GBASE-SR以太網協議;40G單模光模塊(QSFP+ PSM4)可以使用MPO-LC單模OS2光纖跳線和10G萬兆單模光模塊(LR)連接,因爲它們的波長都爲1310nm,且40G PSM4光模塊向下兼容IEEE 802.3ae 10GBASE-LR以太網協議
Q2:40G DAC高速線纜用在哪裏?
A2:40G DAC高速線纜主要應用于數據中心機櫃內的傳輸,因爲高速線纜不用昂貴的光器件以及光纖作爲組件,所以傳輸距離短,價格低,十分適合機櫃內部服務器和交換機的連接。
Q3:40G端口和10G端口可以使用線纜連接嗎?
A3:可以的,40G AOC/DAC線纜有QSFP+轉4*SFP+分支線纜,采用這種規格的線纜就可以將40G端口和10G端口互連
Q4:40G光模塊最遠能傳多少公裏?
A4:單模40G QSFP+ ZR4光模塊最遠能傳80公裏。
Q5:40G光模塊有支持單多模光纖都可以傳輸的嗎?
A5:40G QSFP+ LX4光模塊即支持使用多模OM3/OM4光纖跳線傳輸,最遠可達150米,也支持適用單模OS2光纖跳線傳輸,最遠可達2公裏。它的接口類型爲雙LC,波長爲1271、1291、1311、1331nm,使用LX4可以適應數據中心更靈活的布線。
Q6:40G多模傳輸有哪些更節省光纖的方案嗎?
A6:40G SR4需要采用至少8芯多模OM3光纖進行傳輸,所以就增加了數據中心光纖布線的成本,不過40G多模光模塊不是只有SR4,還有采用PAM4調制技術的多模PAM4光模塊,40G BiDi光模塊,40G SWDM4光模塊,他們都是多模光模塊,接口類型都爲雙LC,只需要2芯多模OM3/OM4光纖就可以實現40G速率的傳輸。
Q7:40G單模光模塊有哪些類型?
A7:40G單模光模塊常見的有40G PSM4、40G LR4、40G ER4、40G ZR4這三種。其中40G PSM4最遠可傳2公裏,40G LR4最遠可傳10公裏,40G ER4最遠可傳40公裏,40G ZR4最遠可傳80公裏。
29.六類/超六類/七類網線有什麽區別?
在全屋WiFi覆盖項目中,經常用到的網線有五類、超五類和六類。
但隨着綜合布線行業的升級換代,五類、超五類網線開始逐漸被市場淘汰,目前主流使用的是六類網線、超六類網線,七類網線在家居WiFi覆盖中應用相對較少,那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六類、超六類、七類網線的區別吧
六類/超六類/七類網線的區別:
六類網線:其傳輸頻率爲1MHz~250MHz,傳輸性能適用于傳輸速率高于1Gbps的應用
超六類網線:也叫CAT.6A,傳輸頻率最大可達到500MHz,兩倍于六類網線,支持萬兆上網
超六類網線有兩種,即非屏蔽類超六類和屏蔽類超六類
七類網線:采用純銅8芯,傳輸速率可以達到10Gbps,適用于數據中心等場合
在七類網線中,每一對線都有屏蔽層,四組對線外圍還有一層屏蔽層,因此其外觀上要比六類線稍粗一些。

一般情況下,六類或者超六類網線已經能夠滿足家庭WiFi覆盖的基本傳速速率和頻率帶寬需求,七類網線基本上很少用于普通的家庭WiFi覆盖用線。
六類/超六類/七類網線怎麽區分?
不同類型的網線通常會有相對明顯的區分特征,六類網線和超六類網線內部有十字型“骨架”,七類網線有兩層的屏蔽層
另外,還可以根據網線外皮上的標識進行區分,六類網線上有CAT.6的標識,超六類網線上一般有CAT.6a的標識,而七類網線上則有CAT.7的標識
如何選擇網線呢?
網線選擇的依據主要是家庭WiFi環境的需求,如果是千兆網絡,那麽網線既可以選擇六類網線,也可以選擇超六類網線;如果是萬兆網絡,那麽在布線的時候便要選擇超六類/七類網線。
當然,如果家庭WiFi環境是千兆網絡,但是想要爲未來WiFi環境升級做“提前量”,那麽也可以布設超六類網線。
30. OS1 和 OS2 單模光纖的區別
30.1, 什麽是OS1和OS2單模光纖?
OS1和OS2光纖均是由ITU-T標准(即ITU-T建議書,描述了單模光纖和多模光纖的幾何特性和傳輸特性)規範的單模光纖。在ITU-T標准中,OS1單模光纖是一種符合G.652.A和G.652B(常規)光纖標准的傳統單模光纖;而OS2單模光纖則是一種符合G.652C和G.652D光纖標准的單模光纖,也被稱爲低水峰光纖或零水峰光纖,其常用于CWDM網絡。此外,在ITU-T最新發布的G.657A1光纖標准中規範了一種具備優良抗彎曲性能的彎曲不敏感單模光纖,如今市面上已有部分光纖供應商可以提供符合該標准的OS2單模光纖。
30.2, OS1和OS2單模光纖有何區別?
標准:OS1單模光纖通常符合ITU-T G.652標准,包括ITU-T G.652.A和ITU-T G.652B標准(常規),ITU-T G.652C和G.652D標准(低水峰)。OS2單模光纖通常滿足光纖標准G.652C或G.652D,也稱單模零水峰光纖或單模低水峰光纖,這些低水峰光纖通常用于CWDM(粗波分複用)應用。此外,新的布線標准G.657.A1是針對彎曲不敏感的單模光纖跳線而發布的,以用來優化光纖当前產品的性價比,如今市場上也有提供符合此類標准的OS2單模光纖。
線纜結構:OS1單模光纖通常采用緊套管結構,專爲室內應用而設計,它的外部通常有保護套,中間包裹了一束柔性較好的纖維聚合物(如芳綸紗)。OS1單模光纖纖芯和包層都是玻璃材質,不能彎曲且易碎,塗覆層起保護作用並能延長光纖的使用壽命。OS2單模光纖通常采用松套管設計,更適合戶外應用,在一些極端環境中部署時,需要更加堅固的線纜構造。OS2單模光纖螺旋狀地放置在半剛性管中,因此OS2可以在不彎曲內部光纖的情況下伸展,以免光纖在巨大拉力下遭到破壞。
衰減值:OS1單模光纖的衰減值大于OS2單模光纖。通常,OS1單模光纖在1310nm和1550nm波段的最大衰減值爲1.0db/km,而OS2的最大衰減爲0.4db/km。
傳輸距離:OS1和OS2單模光纖的傳輸距離有所不同。OS1單模光纖的最遠傳輸距離爲10km,而OS2單模光纖的最遠傳輸距離可以達到200km。除此之外,OS1和OS2單模光纖都可以在不同的傳輸距離下實現1G到10G的傳輸速率,但OS2單模光纖還可用于40G/100G以太網傳輸。
應用場景:OS1通常用于數據中心、局域網(LAN)以及企業內部應用等較短距離的單模光纖應用。而OS2適合于較長距離的單模光纖傳輸,常用于廣域網(WAN)、遠距離通信和長距離網絡連接等應用。
總的來說,OS1和OS2單模光纖都有各自的優點和適用場景。選擇適合的光纖類型需要根據具體的應用需求和環境條件來決定。在實際應用中,建議咨詢我們專業人士以確保選擇最合適的光纖解決方案。
32. 串口通信標准RS232, RS485, RS422的區別
很多工程師經常把RS-232、RS-422、RS-485稱爲通訊協議,其實這是不對的,它們僅僅是關于串口通訊的一個機械和電氣接口標准(頂多是網絡協議中的物理層),不是通訊協議,那它們又有哪些區別呢:
第一個區別、硬件管腳接口定義不同:
第二個區別、工作方式不同
RS232: 3線全雙工
RS485: 2線半雙工
RS422: 4線全雙工
第三個區別、通信方式不同
RS232: 只能實現點對點通信
RS485:能實現點對多主從通信
RS422:也能實現點對多主從通信
第四個區別,邏輯特性不同
RS232: 邏輯”1” : -3V ~ -15 V;邏輯”0” : +3V ~+15 V
RS485: 邏輯”1” : +2V ~ +6 V; 邏輯”0” : -2V ~ -6 V
RS422: 邏輯”1” : +2V ~ +6 V; 邏輯”0” : -2V ~ -6 V
第五個區別、抗幹擾性、傳輸距離和傳輸速率也不同
RS-232與RS-485對比
抗幹擾性:RS485 接口是采用平衡驅動器和差分接收器的組合,抗噪聲幹擾性好。RS232 接口使用一根信號線和一根信號返回線而構成共地的傳輸形式,這種共地傳輸容易產生共模幹擾。
傳輸距離:RS485 接口的最大傳輸距離標准值爲 1200 米(9600bps 時)。RS232 傳輸距離有限,最大傳輸距離標准值爲 50 米,實際上也只能用在 15 米左右。
通信能力:RS-485 接口在總線上是允許連接多達128個收發器,用戶可以利用單一的 RS-485 接口方便地建立起設備網絡。RS-232只允許一對一通信。
傳輸速率:RS-232傳輸速率較低,在異步傳輸時,波特率爲 20Kbps。RS-485 的數據最高傳輸速率爲 10Mbps 。
RS-422與RS-485對比
1、RS-422有4根信號線:兩根發送(T+、T-)、兩根接收(R+、R-)。由于RS-422的收與發是分開的所以可以同時收和發(全雙工)。
2、RS-485只有兩根數據線:發送和接收都是A和B。由于RS-485的收與發是共用兩根線,所以不能同時收和發(半雙工)。
33、電口模塊、光模塊、DAC、AOC 如何選擇?
電口模塊是一種通過銅纜(例如雙絞線網線)傳輸的模塊,也是光模塊的一種,全稱光口轉電口模塊。
隨着通信技術的迅猛發展,各種通信接口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其中電口模塊、光模塊、DAC直連銅纜以及AOC有源光纜成爲了業界的熱門選擇。這些接口模塊各有千秋,它們在不同場景下發揮着重要的作用。爲了更好地滿足通信需求,我們需要深入了解它們的特點和優勢,以便在實際應用中做出明智的選擇。接下來,本文將重點探討電口模塊、光模塊、DAC以及AOC之間的對比(以10G爲例),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選擇適合自己的通信接口模塊。
電口模塊 VS 直連銅纜(DAC)
電口模塊與DAC直連銅纜均適用于短距離傳輸應用,且都通過銅纜進行傳輸。但是電口模塊的傳輸距離大于DAC,DAC一般傳輸距離不超過7m,而電口模塊可以傳輸30m。
電口模塊 VS 有源光纜(AOC)
電口模塊采用銅纜傳輸,AOC則采用光纜,因此電口模塊的傳輸距離更遠,可達300m。AOC有源光纜擁有增強信號完整性以及靈活性的部署方式,並且在機房布線系統中具有更好的空氣流動散熱性,但是在10G速率下它的成本高于銅纜布線。
電口模塊 VS 光模塊
與光模塊相比,電口光模塊使用銅纜進行布線,而光模塊需要用光纖進行布線,若原有的布線系統是采用銅纜,使用電口模塊可以重複利用之前銅纜布線資源完成10G網絡部署。在傳輸距離方面,電口模塊傳輸的距離較近,光模塊根據不同的搭配,傳輸距離可高達120km。
電口模塊是一種通過銅纜(例如雙絞線網線)傳輸的模塊,也是光模塊的一種,全稱光口轉電口模塊。
隨着通信技術的迅猛發展,各種通信接口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其中電口模塊、光模塊、DAC直連銅纜以及AOC有源光纜成爲了業界的熱門選擇。這些接口模塊各有千秋,它們在不同場景下發揮着重要的作用。爲了更好地滿足通信需求,我們需要深入了解它們的特點和優勢,以便在實際應用中做出明智的選擇。接下來,本文將重點探討電口模塊、光模塊、DAC以及AOC之間的對比(以10G爲例),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選擇適合自己的通信接口模塊。
電口模塊 VS 直連銅纜(DAC)
電口模塊與DAC直連銅纜均適用于短距離傳輸應用,且都通過銅纜進行傳輸。但是電口模塊的傳輸距離大于DAC,DAC一般傳輸距離不超過7m,而電口模塊可以傳輸30m。
電口模塊 VS 有源光纜(AOC)
電口模塊采用銅纜傳輸,AOC則采用光纜,因此電口模塊的傳輸距離更遠,可達300m。AOC有源光纜擁有增強信號完整性以及靈活性的部署方式,並且在機房布線系統中具有更好的空氣流動散熱性,但是在10G速率下它的成本高于銅纜布線。
電口模塊 VS 光模塊
與光模塊相比,電口光模塊使用銅纜進行布線,而光模塊需要用光纖進行布線,若原有的布線系統是采用銅纜,使用電口模塊可以重複利用之前銅纜布線資源完成10G網絡部署。在傳輸距離方面,電口模塊傳輸的距離較近,光模塊根據不同的搭配,傳輸距離可高達120km。
34. G.652.D、G.657.A1、G.657.A2單模光纖什麽區別?
在光通信領域,光纖規範是確保網絡性能和應用穩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G.652.D、G.657.A1、G.657.A2是三種常見的光纖規範,它們在傳輸特性、適用環境和性能方面存在差異。本文將深入探討這三種規範的定義、特性,以及它們在實際應用中的差異與優劣。
G.652.D光纖規範
G.652.D光纖是一種廣泛用于長距離通信和城域網的單模光纖規範。其核心特性包括:
低傳輸損耗: G.652.D具有較低的傳輸損耗,適用于需要大範圍傳輸的場景,例如國際和跨國通信。
中等帶寬: 雖然帶寬不如一些新興規範,但G.652.D在大多數傳輸場景中表現良好。
傳統外徑: G.652.D光纖的外徑通常爲125微米,符合傳統標准。
在跨越大區域的通信網絡中,G.652.D廣泛用于高速數據傳輸。例如,連接國際數據中心的主幹網絡通常采用G.652.D光纖,確保數據以高效可靠的方式傳輸。
G.652.D也在光放大器(Optical Amplifier)應用中表現出色。這種光纖在長距離傳輸時保持信號強度,適用于光纖通信的核心骨幹。
G.657.A1光纖規範
G.657.A1光纖是一種爲特殊布線環境設計的規範,其核心特性包括:
彎曲半徑優勢: G.657.A1具有較小的彎曲半徑,使其適用于需要高度彎曲的布線環境,如家庭和企業內的FTTH(光纖到戶)應用。
機械性能優越: G.657.A1光纖在機械性能方面表現出色,更適合需要頻繁連接和彎曲的場景。
在家庭和企業內部,G.657.A1廣泛應用于FTTH布線,尤其是需要穿越彎曲區域的場景。這種光纖可以更靈活地適應拐彎和彎曲,確保信號質量不受影響。
G.657.A1適用于將光纖引入家庭和企業,特別是在有限的空間內,通過其彎曲半徑的優勢,實現更靈活的安裝。
G.657.A2光纖規範
G.657.A2是在G.657.A1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的規範,主要特性包括:
更小彎曲半徑: 相較于G.657.A1,G.657.A2具有更小的彎曲半徑,使其更適用于限制空間和彎曲需求更爲苛刻的場景。
優化的機械性能: G.657.A2在機械性能方面進一步優化,提供更好的連接和彎曲性能。
G.657.A2常用于光纖接入網絡,特別是在需要將光纖引入建築物內部的情況下。其更小的彎曲半徑使得光纜更容易布設在有限的空間內。
在一些緊湊空間的布線場景中,如數據中心內部,G.657.A2可以更好地適應有限的布線空間,提供更靈活的布線方案。
比較
傳輸性能比較
G.652.D: 適用于長距離傳輸,具有較低的傳輸損耗,但相對帶寬中等。
G.657.A1: 在一般傳輸距離下表現不錯,但相比G.652.D略有折損。彎曲半徑更小,適用于特定布線環境。
G.657.A2: 傳輸性能介于G.652.D和G.657.A1之間,更適合一些特殊布線場景。
彎曲性能比較
G.652.D: 彎曲性能相對較差,適用于較爲直線的布線。
G.657.A1: 具有較小的彎曲半徑,適用于需要高度彎曲的FTTH等場景。
G.657.A2: 彎曲性能更優,適用于有限空間和高彎曲要求的布線環境。
機械性能比較
G.652.D: 機械性能一般,適用于傳統通信場景。
G.657.A1: 在機械性能上表現良好,適用于頻繁連接和彎曲的環境。
G.657.A2: 在G.657.A1基礎上進一步優化,提供更好的機械性能。
結論
綜合考慮G.652.D、G.657.A1、G.657.A2這三種光纖規範的特性,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如果需要長距離傳輸和一般通信環境,G.652.D是較爲合適的選擇。
在需要頻繁連接和彎曲的環境下,G.657.A1具有明顯優勢。
G.657.A2在G.657.A1基礎上進行了進一步優化,在一些有限空間和高彎曲要求的場景中表現更爲出色。
最終的選擇取決于具體的應用需求。在實際應用中,可以根據網絡布局、環境要求以及預算等因素,選擇最適合的光纖規範,以確保網絡性能和可靠性。
36. 什麽是DIN導軌式終端盒?
DIN導軌式/卡軌式光纜終端盒主要用于外線光纜光纖與設備尾纖之間的接續與存儲,爲光纖與光纖之間的熔接,光纖與尾纖的熔接以及光連接器的交接提供機械和環境保護。DIN光纖終端盒廣泛用于網絡系統,數據,圖像傳輸系統,CATV有線電視系列等。DIN導軌式終端盒能夠滿足客戶在機架式終端盒與壁挂式終端盒不能額外開辟空間的情況下使用。
当前產品特點:
DIN型光纜終端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體、盖板、熔纖盤、熔纖支架、熔纖模塊、適配器座板、進纜孔、加強芯固定夾和DIN卡扣;
導軌式光纖終端盒可用于各種光纖系統的配線和終端連接,特別適用于連接光纜、插芯或尾纖的小型網絡終端配線。
鴻騰光電導軌式/卡軌式光纖終端盒可提供2芯、4芯、6芯,8芯、12芯、24芯,並可配置不同的面板,如ST單芯面板、LC 單纖面板、LC 雙芯面板、SC 單芯面板、SC雙芯面板、FC 單芯面板、E2000單纖面板等等。
37. 光纖終端盒的作用
光纜尾纖如果想要連接就要用到光纖終端盒了,光纖終端盒是把一條光纜拆分成單條光纖的設備,安裝在牆上的用戶光纜終端盒,它的功能是提供光纖與光纖的熔接、光纖與尾纖的熔接以及光連接器的交接。下面爲大家盤點一下光纖終端盒的作用。
光纖終端盒對光纖及其元件提供機械保護和環境保護,並允許進行適當的檢查,使其保持最高標准的光纖管理。
光纖終端盒的作用
1、交接箱可分爲光纜交接箱和電纜交接箱。它們的作用都是用在用戶前端配線用的。
2、接續盒一般指的是光纜接續盒,也叫光纜接頭盒。有些地方,尤其是廣電系統又叫光接續包,它的作用是保護光纜接頭不受到外界的損害。配線架也分爲光纜配線架和電纜配線架,作用也像交接箱一樣,但它是用于運營商的機房內。
光纖終端盒的功能
1、固定功能
光纜進入機架後,對其外護套和加強芯要進行機械固定,加裝地線保護部件,進行端頭保護處理,並對光纖進行分組和保護。
2、容接功能
光纜中引出的光纖與尾纜熔接後,將多余的光纖進行盤繞儲存,並對熔接接頭進行保護。
3、調配功能
將尾纜上連帶的連接器插接到適配器上,與適配器另一側的光連接器實現光路對接。適配器與連接器應能夠靈活插、拔;光路可進行自由調配和測試。
4、存儲功能
爲機架之間各種交叉連接的光連接線提供存儲,使它們能夠規則整齊地放置。光纖終端盒內應有適當的空間和方式,使這部分光連接線走線清晰,調整方便,並能滿足最小彎曲半徑的要求。隨着光纖網絡的發展,光纖終端盒現有的功能已不能滿足許多新的要求。有些廠家將一些光纖網絡部件如分光器、波分複用器和光開關等直接加裝到光纖終端盒上。